【资料图】
来源:CFC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研究
一、售粮进度短期加快,主观惜售或抑制跌幅:
东北产区:本周新粮销售进度均超过六成,部分市场已经接近八成以上,地趴粮逐渐开始售出。天气一方面提升了保管难度,“栈子粮”的降质风险也在增加,短期销售进度阶段性加速。产地和港口的贸易商也开始陆续建立起库存,但是无论是上游种植主体,还是中下游需求方,都比较谨慎,产地价格也难以获得更大的涨幅。
华北地区:天气影响更显著,升温会加快售粮进程,近期山东深加工厂门前到货量有着显著的提升。作为价格洼地,华北能够接收的东北粮有限,所以也抑制了东北粮的销售半径,进而影响售粮进度和价格。
数据来源:中央气象台
数据来源:NGOC,Wind,USDA,钢联
中期来看,新粮逐渐接近售罄状态,存量消耗和主观惜售会抑制价格下行幅度。一方面,根据往年经验,一般售粮进度来到八成以上,新粮不会有显著流量,踩踏出现的可能性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余粮从“地趴粮”为主过渡到更耐储存的“楼子粮”为主的状态,“楼子粮”存粮主体也多为中小种植户,销售压力小,有能力持有到供应减少后卖出高价。当前黑、辽接近八成,剩余主体销售动作放缓,跌幅或受到抑制。
长期来看,对于22/23年度的种植主体,23/24年度的扩种预期存在显性压力。投入端,通过电话调研得知,22/23年度玉米种植收益好于大豆,转种带来更多面积供给,种植主体为了竞争土地也存在地租上涨的情况。产出端,23/24虽然没有进入实质种植阶段,但是可以预见的是,种植面积增加会导致明年供应扩张,粮食价格也存在下行压力。这种对于扩面积带来的丰产的担忧已经表现在盘面结构09以后合约对近月贴水的情况,后期的结构变化还要取决于播种各个时期的情况,这个交易确定性仍待观察。
综合来看,供应端节奏仍在预期之内,虽有压力,但底部仍有支撑,未来盘面上行的可能或来自于需求端。
二、需求维持低迷,宏观刺激难以撼动产能过剩格局
更具空间的上涨不仅需要供应短缺,还需要需求提振。从现实来看,下游的利好短期已经兑现。此前下游走货情况出现边际性改善,但是最近淀粉下游企业的开机率环比下滑,反映出下游刚需补库后出现的阶段性需求放缓,也阶段性抑制了淀粉需求。此外,另外在工厂开机率环比恢复走高的情况下,成品库存的累积也将抑制价格的上行以及利润的修复。
数据来源: NGOC , Wind , USDA ,钢联
数据来源:NGOC,Wind,USDA,钢联
如果说基本面想要继续看到加工走扩的情形,需要宏观市场带来刺激消费的预期。可以看到上周华中地区某载具生产企业针对旗下的产品给出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实际消费者的购置价格存在明显下调空间,据Wind新闻显示,线下销售也出现了现场询价人数增加的情况。如果这种模式可以真正让居民端的储蓄流出拉动刺激消费的话,那么各地区相关产业的存在复制这种刺激模式的可能,从而拉动消费预期的上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消费的上行能否带来价格的反弹仍然要取决于产业格局情况。淀粉行业仍处在产能过剩的局面,需求增加的结果会是市场主体间通过长协或者锁价的方式实现销售,强竞争环境下价格上行幅度或不如玉米。另外从战术上,盘面的预期的提前兑现会给工厂套保的空间,淀粉价格的上行趋势会很难维持。
综合上述考虑,玉米供应端逐渐减少或为淀粉带来一定的托底效应,但无论从短期基本面的表现还是从长期行业格局,淀粉价格存在上行压力。
三、海外市场触底反弹,美元指数走弱或进一步推升进口成本
近期中国买船较少,海外市场对于国内盘面影响效果有限。美盘玉米在3月USDA平衡表公布之后存在回调,但是小麦的下行压力对玉米造成的严重拖累。和国内市场类似的是,前三年玉米及谷物价格的高涨也为供应端的扩张提供了基础,近强远弱存在结构会继续维持,月间差的收缩取决于实际种植和生长情况。美国某金融机构的被接管事件和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都让上周的鹰派言论需要更多支持依据,如果加息预期放缓,或导致美元指数继续回调,进而带动兑美元汇率乃至进口成本边际提升,也有利于抬升来自于这样下方支撑有抬高的可能。
数据来源:NGOC,Wind,USDA,钢联
从方法论上来看,盘面建仓是市场形势和和点位的复合决策体系。形势上短期阶段性的减量还是会给出支撑,且稻谷延迟拍卖短期的传闻或也将兑现,基本面和消息面可能不支持大幅回调;价格上看,05盘面能给到的最低点2840-200=2640无法在产地交割库实现收购,而当前港口平舱2850也高于近月盘面价格,所以05这个位置想要在这个环境下向下会吸引买盘。
综合来看,考虑到二季度市场基本面的需求增长空间和原料供应减少的可能性,建议玉米收购现货或者近月合约逢低做多;淀粉边际修复之后仍存在做空的可能性;盘面结构上建议5-7正套保全多单;价差方面,考虑到下游基本面和预期的竞争态势,维持修复后做缩的操作建议。
其他图表:
数据来源:NGOC,Wind,USDA,钢联
数据来源:NGOC,Wind,USDA,钢联
本文中提及的数据来自于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