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为群众增长见闻、扩大视野、创造商机之余,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网上做兼职,钱垫付进去,返现却迟迟不到;某电商客服来电称业务未注销将影响个人征信,要求点击链接转账办理注销;网上交友平台认识的“美女”发来视频链接……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公安机关打击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已有50种以上,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已成为发案最多、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案件类型。随着公安机关打击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犯罪分子的套路更加清晰,如何防范也变得有章可循。红桥警方围绕近期骗子“高频”套路进行解析,以案说法,提示大家,谨防上当受骗。
刷单诈骗换“马甲”
(相关资料图)
今年初,红桥区的李先生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在短短几小时内被骗10余万元。
原来,被骗源于某短视频平台上一名陌生好友的私信。李先生刷短视频时收到一条私信,询问其是否有兴趣在家兼职赚钱。李先生表示同意后,对方把他拉入一个微信群,让其下载一个名为“ourchat”的App,有“导师”每天不定时在里面发布任务信息,完成任务就有奖励。随后几天,李先生接到一些为短视频点赞之类的“小任务”,收入不多,但动动手指就能挣钱的体验让他感觉很不错。加入群聊后的第四天,“导师”开始发布诸如预订酒店之类的需要垫付资金的刷单任务,金额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李先生尝试了几次金额较小的任务后顺利拿到了佣金和工资,这使他越发认可这份“兼职”。然而在垫付了一个3万多元的任务单后,“导师”告知他由于操作失误,钱取不回来,需要完成两次同等任务,也就是再投入7万多元,佣金和返款才能退回。但就在他再次投入对应金额后,“导师”又以其转账时未填写金额备注为由,要求继续充值。至此,李先生才反应过来,自己遭遇诈骗了。目前,红桥警方正在侦办这起电信诈骗案件。
警方提示
今年以来,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以红桥区为例,发案数和资金损失均占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50%以上。为增强诈骗活动迷惑性、提高成功率,犯罪分子不断为刷单套上不同“马甲”,从单一发布广告向利用网络色情、免费领取礼品等多种方向转变。一旦步入圈套,就会在逐步诱导下进行垫资充值,最终血本无归。网络刷单本就属于违法行为,“高额回报”只是噱头,需要垫付资金更是陷阱。
“桃花运”变“桃花劫”
近日,出差途经天津的张先生走进公安红桥分局三条石派出所报案,称其被敲诈勒索了9万余元。原来,张先生出差百无聊赖之时,下载了一个交友软件消磨时光。有一个头像为美女的网友主动与其聊天,没有戒备心的他加了对方的QQ。对方不时发出贴心问候,又不时发一些美女图片和“露骨”语音。经不住诱惑的张先生在对方要求下“坦诚相见”了。对方还发给他一个小程序,声称会有很多福利视频,让他点开。实际上,这个小程序含有木马病毒,等张先生点开后,手机通讯录里的电话号码立即被对方获取。很快,一张裸聊视频截图发到了张先生的QQ上,“男主角”正是他本人。对方声称他们已掌握了他手机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和电话,如果他不转钱,就把图片、视频发给他的家人、领导和朋友,进行扩散。此时,张先生才意识到被骗了。面对威逼恐吓,他只得接受了对方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对方“花式”加码中,一连转了七八次,共计9万余元,但对方依旧不依不饶。无奈下,张先生最终选择了报警求助。但因碍于面子,张先生已将所有聊天记录删除,为警方调查取证造成阻碍。目前,警方正在侦办这起电信诈骗案件。
警方提示
遭遇裸聊诈骗的受害人,“一时寂寞难耐想在网络平台寻找艳遇。”骗子抓住的就是这种心理,大多数受害人在所谓的裸聊前,会被要求下载某款App,实际上这些App是木马软件,一旦安装,就会被窃取手机通讯录、短信、位置等信息,即使立刻卸载往往也无济于事。骗子一般不会直接索取巨额钱财,而是要求受害人转一笔可承受范围内的钱,并许诺收到转账就删除视频。但之后,骗子会利用受害人害怕隐私曝光的心理,反复向受害人敲诈勒索。当开始裸聊时,就已经踏入了骗子构建好的陷阱。发现被骗或者被敲诈后,请不要选择沉默,而应第一时间报警。
“一夜暴富”投资陷阱
“孙奶奶,您要相信民警,他们是骗子,千万不能转钱。”近日,公安红桥分局芥园派出所接到分局反诈中心的预警信息,显示居住在辖区的一位老人可能遭遇了投资理财诈骗,老人与骗子电话沟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很大概率已被骗子“洗脑”了。于是,社区民警赶往老人居住的小区劝阻。从派出所到老人家门口,民警不断拨打她的电话,但始终未能接通。很快,民警赶到老人家中,并敲开了房门。在得知民警来意后,老人态度坚决地表示:“我没有受骗,你们很关心我,这我明白。”这期间,民警不断向老人讲解“投资理财类”诈骗的手法特征,但效果并不理想。这让民警十分着急。无奈之下,民警只能一边继续解释劝说,确保老人不操作手机,一边紧急联系老人子女赶回家中。在民警和家属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老人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为进行投资筹到的15万元才得以保全。
警方提示
投资理财诈骗是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但至今依然稳居高发类型案件前列,且损失金额巨大,是当之无愧的案值之王。投资理财诈骗隐蔽性极高,会有层出不穷的洗脑花招。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投资广告,“热心”好友的内部资讯,提前注资朝阳产业……面对这些“高回报”“轻松赚”的诱惑,普通人难免心动,但等待您的往往是一个“虚假平台”、一位“骗子导师”、一名“黑平台客服”,因此“投资亏损”也就成为必然。请一定记住: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下载App,不给其他平台、账户充值转账,不参与对赌模式。(津云新闻编辑刘颖)